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近年来,聊城市紧扣“制造业强市”目标,以产业链招商推动黑色金属产业链强链补链。2024年1-12月全市206家规上企业实现营收699.9亿元,利润3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和32.2%,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320.65亿元,同比增长10.1%;利润总额10.45亿元,同比增长91.7%。链条持续完善、集聚效应凸显。
作为全国“钢管之都”、山东黑色金属产业节点城市,聊城市依托产业基础,通过高端会议、精准招商、项目落地推动全链条升级,形成四大特色集群:高端精品钢管、特种钢板精深加工、钢结构及交通设施制造、废旧钢铁循环利用,是全国最大钢管集散中心和生产基地。
聊城市坚持“招商引链、项目强链、服务优链”,2024年举办第二届中国钢管产业峰会等高端活动,赴京津冀等地招商,引进年产50万吨连续热镀铝锌镁板项目、年产31万吨热镀铝锌硅板材项目、年加工30万吨高强钢护栏板项目等项目40个,高端装备制造深加工项目、年产120万吨低耗能绿色环保新式高精度冷轧板和酸洗板项目、年产40万吨镀锌铝镁钢板及20万吨电力设备支架和机舱件项目等7个实施类项目投资进度达138.1%。培育了汇通集团、鑫鹏源、冠洲股份、仁泽复合材料等领军企业,构建了“链主引领+配套协同”的格局,带动产业链竞争力持续提升。
10月11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现场记者见面会,针对黑色金属加工企业发展的所需,市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立强表示,黑色金属产业是聊城市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的核心支撑,市投资促进局将深入落实“八大攻坚突破行动”,聚焦“强链、延链、补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梯度培育产业能级,打造优势集群。立足钢管、钢板两大主导产业,推动无缝钢管向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专用管材升级,钢板向汽车轻量化、新能源用高强钢及功能涂层板延伸,构建“基础材料—精深加工—终端应用”全链条生态。以开发区、东昌府区和冠县为核心,打造“高精管材集聚区”和“精品钢板基地”,稳定钢管全国15%以上份额,巩固钢板加工产能领先地位,实现从“规模扩张”到“深精特新”跃升。
靶向招引链主企业,构建梯级格局。强化汇通集团、鑫鹏源智能装备等本地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整合中小微企业资源,重点对接天津钢管、衡阳华菱钢管、河钢舞阳钢铁等产业链头部企业,以及中钢网等关联主体,集中招引高端特种钢管、汽车高强钢等紧缺项目,形成“龙头带动、骨干支撑、中小配套”的梯级矩阵。
聚力创新赋能,突破精深加工瓶颈。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支持鑫鹏源、冠洲股份建设重点实验室,攻关激光焊接钢管成型、780兆帕高耐蚀钢板等关键技术,推进节能减排热工设备等延链项目落地,推动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深化品牌建设,扩大全球影响。依托“聊城钢管”“冠洲钢板”区域品牌,整合汇通、仁泽等企业品牌,培育“聊城高端无缝管”等特色子品牌,借力国际展会及“一带一路”商会渠道,组织企业参与精准采购与产能合作,同步对接国内下游行业需求,提升“聊城制造”品牌溢价与市场竞争力。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