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新质生产力!聊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壮大、竞争力增强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7:0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近年来,聊城市深入贯彻制造业强市战略,充分发挥产业链牵头部门统筹协调作用,持续完善产业培育机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0月11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现场记者见面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伟臣介绍了聊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发展情况。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全市逐步构建起以新型电子材料为引领,芯片配套设备、计算机制造加速发展的产业格局。2024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上企业达33家,营收同比增长22.5%,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平均增幅18个百分点。

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立足全市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大高精度电子用铜箔、铝箔、化学材料研发力度。中色正锐的高挠曲压延铜箔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实现了进口替代。山东嘉元新能源自主研发的双光4.5微米超薄铜箔填补国内空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波米科技的集成电路封装用光敏性聚酰亚胺和液晶取向剂在国内率先实现量产,解决了“卡脖子”难题。联盛电子攻克了12英寸晶圆湿法清洗技术,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湿制程设备制造商。

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深化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合作,吸引一批项目落地。浪潮聊城10万台计算机项目于2025年4月投产,填补全市计算机整机制造产业空白,预计可拉动行业增速10个百分点。引入德绘信息技术、浪潮智水数科等浪潮系企业落地,构建起从软件研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供给,到数据安全服务的矩阵,形成“引进一个龙头、带动一串产业”的集聚效应。

创新水平稳步提高。创新平台能级实现跨越式提升,莱柯智能机器人、三木众合信息科技成功入选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中色正锐、波米科技获批省重点实验室。创新产品迭代步伐加快,阿法龙标准化云镜系统入选省元宇宙创新“名品”,波米科技、联盛电子跻身省集成电路奖补企业名单,11个软件产品获评市优秀水城软件名品。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也是聊城市培育的新兴产业。王伟臣表示,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强统筹协调。切实发挥产业链专班牵头抓总作用,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与我市产业基础,高标准编制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问题,同时加强与县(市、区)的协同联动,形成“规划引领、专班推进、部门协作”发展合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扩大有效投资。结合“十五五”规划,围绕电子材料、计算机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强项目谋划,落地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信发研达年产16.5万吨特高强、特高亮铝合金新材料项目建设,推动中色正锐高挠曲压延铜箔、浪潮二期年产10万台计算机项目尽快投产,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接续建设的良好态势。

加大招引力度。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绘制招商图谱,围绕计算机、集成电路等核心领域精准招引新型显示器、电子材料等配套企业,补齐产业链短板。加快高唐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为项目招引落地创造条件。瞄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布局一批前沿技术赋能项目,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构建优良生态。用好《聊城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加强人才培育,鼓励高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依托“聊城企业之家”服务平台,高效解决企业诉求。强化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产业发展典型案例,营造全社会支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李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