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生午餐问题背后:餐饮企业如何做好供应链风控?有企业开始用企查查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2:52

一份有“臭味”的学生午餐,让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站上风口浪尖,也暴露了大型餐饮供应商管理中的审查手段局限性。

“妈妈别说了,想到这个菜,我又想吐。”上海闵行区一位一年级学生家长邵女士听到女儿这样的话,心痛不已。据媒体报道,9月15日,邵女士女儿在学校吃了午餐后出现呕吐现象,原因是“菜有臭味”。

同日,上海多所学校的午餐中的虾仁炒蛋被紧急撤掉,学校补发了饼干、面包作为替代。这道菜的供应商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日供餐超过50万份,业务覆盖全市16个区的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

01 事件发酵:虾仁里有细沙?还是有臭味?各方众说纷纭

9月15日,上海多所学校的学生午餐出现异常。家长们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孩子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被紧急停止供应。

有家长称,老师提前把这道菜倒掉后再发餐盒,另一些班级则老师一再强调不要吃虾仁炒蛋。学校后来给每个学生补发了一个面包。

对于撤菜原因,各方说法不一。涉事餐饮公司告知媒体,有学校反映虾仁里有细沙,“不是所有批次都存在问题,不存在别的食品安全问题”。

然而家长接到的学校通知显示,取消“虾仁炒蛋”的原因是“虾仁质检未达标(存在安全隐患)”。学生们则普遍反映这道菜“有臭味”。

而据另一位上海网友分享,由绿捷公司供应的某中学餐厅食品质量却较为稳定,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投诉情况。

02 供应商背景:20年老牌企业,服务500多所学校

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并非一家小型餐饮企业。据公开信息,这家公司成立20多年来,已成为上海学生营养午餐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该公司自称秉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宗旨,通过全方位的科学管控手段,确保学生营养餐“安全、营养、美味”。

绿捷公司是上海市名牌企业、上海市著名商标企业、中国团餐百强企业、全国商业质量奖获奖单位。2024年1月,它还被评为农业产业化上海市重点龙头企业。

从中标记录来看,2025年8月绿捷公司有大约70条中标记录。这意味着该公司在上海学校餐饮服务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

03 传统审查局限:资质完备不等于过程可控

绿捷公司食品风波事件表明,即使是一家拥有完备资质和荣誉证书的供应商,仍然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这暴露了传统供应商审查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供应商管理往往侧重于资质文件审核和定期检查,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明显缺陷:一是信息更新不及时,二是无法实现全流程监控,三是对潜在风险预警能力不足。

特别是在食品配送和加工环节,原材料质量、储存条件、加工过程等动态因素很难通过传统手段实时监控。一旦大规模配送中出现质量问题,往往到了消费者层面才会被发现,此时已造成较大影响。

04风波背后:餐饮企业如何做好供应链风控?有上市餐饮企业使用企查查等工具

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采用数字化工具进行供应商风险管理。这些工具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管理。

据多家上市餐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挑战,企业大数据产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以近年来较为通用的企查查为例,其供应链监控系统可实时抓取供应商的经营异常、行政处罚、司法纠纷等风险信息,并通过算法模型进行风险评级与预警。

在供应商准入阶段,可以对供应商基础资质、法律诉讼、行政监管、经营稳定性等多维度风险事项进行排查。

在招投标环节,通过挖掘候选供应商之间的股权关系、人员任职关系、疑似关联关系等进行排查,识别潜在围标、串标可能性。

在持续监控阶段,企查查可以整合合作伙伴工商、风险、知识产权、舆情等全方位信息,建立企业全景画像。对供应链过程中发生的风险持续管理,避免因供应商突发负面风险信号未能及时捕捉而导致的业务中断风险。

例如,某连锁餐饮企业通过使用企查查产品,实时监测到其肉类供应商因产品质量被行政处罚,随后立即暂停该批次采购并启动备用供应商,避免了问题食材流入门店。

此外,数字化工具还能实现对供应商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穿透式管理,比如当某一级供应商的原料供应商出现环保违规记录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潜在风险,帮助企业从源头把控食材安全。对于学生餐这类对安全要求极高的场景,餐饮企业更需借助数字化手段构建全链条、动态化的风控体系,将资质审查、企业动态、应急响应等环节纳入统一管理平台,同时结合消费者反馈信息形成闭环监督,才能真正筑牢食品供应链安全防线。

责任编辑:张如意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