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胶州湾北岸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4:1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肖玲玲

日前,《青岛市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锚定青岛“中国康湾”产业核心承载区和创新策源先导区,青岛高新区正以蓬勃之势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跑出“加速度”。依托康复大学等高能级平台,聚焦细分赛道突破,强化政策与产业协同,这里已集聚全市1/3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市场主体,一座以康养为特色的产业新城正在胶州湾北岸加速崛起。

技术突破,从“跟跑”迈向“领跑”

在位于青岛高新区的康道(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公司自主研发的步态机器人——KD9下肢外骨骼步态训练系统非常引人关注。这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高端康复设备,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得以用接近正常人的步态完成步行训练,而其价格仅为同类进口产品的1/4到1/3。“全球仅三四家企业能生产此类设备,2019年前全靠瑞士进口,如今我们的产品已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康道医疗总经理吴昶霖的话语中透着自豪。

创新动能不仅体现在康复器械领域。康立泰生物医药(青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1类新药白介素-12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有望为癌症治疗提供新路径。“与放化疗不同,白介素-12几乎没有副作用,还能刺激血象恢复,且价格远低于NK疗法、T细胞疗法,可及性更高。”公司注册申报部总监丁会芹介绍,该药物预计2027年上市,将让更多患者受益。

龙头企业的引领更让创新“雪球”越滚越大。作为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链主企业,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台-86℃超低温冰箱起步,如今已构建起覆盖数智样本安全管理的“航母群”。据悉,其超低温数智样本管理设备开创了“两个首次”:首次创新并应用超低温NAIT技术,首次突破-86℃环境下的精准密集读取。依托其带动作用,已在青岛高新区孵化出鸿鹄航空科技、海乐苗等优质企业,形成协同创新生态。

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28家,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126家,67个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钰仁医疗研发的首套国产双通道新型微创脊柱手术设备斩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系列技术突破正让“高新智造”从跟跑迈向领跑。

集群发展,千企共聚产业高地

“从基础设施、公共技术平台、集中污水危废处理系统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等软硬件配套方面,我们都能满足企业需求。”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总经理钟松说,作为高新区医疗产业的重要载体,园区已聚集检验检测、医疗器械等领域企业,形成“拎包入驻”的便利环境。

这样的产业生态并非偶然。近年来,青岛高新区接续出台医疗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政策,以“1+2+1”现代产业体系为框架,聚焦生物创新药、罕见病药物、体外诊断、先进治疗设备、康复医疗5大细分领域,精准布局产业链。目前,依托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已落地相关企业1000余家,“四上”企业达54家,市级链主企业2家,占全市总量的一半,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产业链的完善离不开“链主”企业的带动。阿斯利康、海尔大健康等行业龙头在此扎根,通过技术辐射、资源共享,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我们正发挥链主引领作用,联合3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合作,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海尔生物医疗数智样本安全产业总监张扬表示,这种“龙头+配套”模式让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为破解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题,青岛高新区在原有“高新贷”基础上推出“高新贷2.0”,将科技型企业授信额度提升至最高2000万元,由政府与金融机构共担风险。截至目前,仅用586万元财政风险补偿资金,就撬动金融机构向230余家企业授信超9亿元,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1300余万元,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产业沃土。

校地联动,擘画康湾发展蓝图

“计划与康复大学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深化招才引智和产学研对接。”青岛高新区管委投资促进部高级招商总监孔令营的话,道出了区域发展的核心思路。作为“中国康湾”建设的重要支撑,康复大学与青岛高新区的联动正释放出强大能量。

依托康复大学的专业学科优势,推动建设山东省神经康复重点实验室、青岛市肺癌防治康复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平台,加速康复医疗器械国产化、智能化进程。围绕康复大学组建的康复产业创新发展联盟,链接30余家高校院所、领军企业和医疗机构资源。另外,位于青岛高新区的康复产业孵化器开园三年来已孵化90余家康复科技企业,校地协同的创新链条日益紧密。

这种协同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延伸至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青岛高新区正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布局,让康复大学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产业动能,同时让企业的市场需求反向推动高校科研方向,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的闭环,合力打造康复产业创新策源地。作为在基因和细胞诊疗赛道上加速奔跑的企业,华夏(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加速推进与康复大学共建校企联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原料储备布局、核心技术突破与再生医学新应用领域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从单一企业到产业集群,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完善,青岛高新区正以“实体立区、产业强区”的坚定信念,朝着“中国康湾”产业核心承载区和创新策源先导区的目标稳步迈进。在胶州湾北岸,一座以康养为特色、以创新为内核的产业新城,正书写着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管慧晓

赵波

10年采编生涯,干过热线记者,时政记者,壹点就来,欢迎爆料!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