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院举办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活动 10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21:3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通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病患者重获新生的重要途径,能够为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患者搭建延续生命的桥梁。9月17日上午,在第11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到来之际,10位志愿者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以下简称“齐鲁医院”)加入中华骨髓库,用行动为血液病患者点亮生命之光。此外,齐鲁医院还同步开展义诊与南丁格尔志愿护理公益活动,为周边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在无偿献血公益活动中,我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项目。”刚刚完成入库登记的志愿者王博文,目前还是一名大四学生,此前一直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谈及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感受,他坦言:“这对捐献者而言,或许只是人生中的一次选择;但对患者来说,却可能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我希望未来能匹配成功,为患者带去新的希望。”

“造血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捐献者捐献后,自身健康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活动现场,齐鲁医院血液科主任许书倩围绕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进行了科普。她介绍:“我们医院的许多医务工作者,以及山东大学的医学生,都成为了捐献者。”许书倩表示,举办此次活动,一方面是感谢长期以来支持血液工作和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爱心人士,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付出,众多血液恶性疾病患者才有了生存的希望。另一方面,也呼吁社会各界重视这项爱心事业,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骨髓捐献队伍,让更多患者受益。

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朱康明,今年8月,他成为齐鲁医院第5例、济南市第2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回忆起捐献过程,朱康明强调,捐献造血干细胞并非部分人认知中的“抽骨髓”,而是从外周血中分离造血干细胞。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真实情况,“希望大家能多关注相关科普,打消对捐献的恐惧和疑虑,加入中华骨髓库,和我们一起救助更多患者。”

在义诊区域,血液科的医护人员也耐心地为前来咨询的市民答疑解惑,提供专业的健康评估和诊疗建议。从血液病的预防、诊断,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医护人员都细致讲解,让市民对血液健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齐鲁医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团队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市民提供测量血压、健康宣教等服务,用专业的护理知识助力市民健康。

此次活动不仅为爱心人士搭建了参与公益的平台,也让更多人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意义和科学知识,纠正了大众对捐献的误解和顾虑。

责任编辑:刘通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