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震 苗润鹏
凌晨3点,在威海市环翠区泊于镇海西头村一处路口的批发市场,附近无花果种植基地已亮起星星点点的头灯光。山路上,时不时经过几辆满载空竹篮的三轮车颠簸前行,空气中还弥漫着蜜糖般的甜香。
无花果批发商李周熟练地穿梭在市场中间,仔细挑选熟透的无花果。“你看,这批果比第一批好多了,熟透了,口感也好。”李周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熟练地拿起一枚青色爆皮的果实,打量过后,沾着水珠的无花果应声落入面包车上的货架。“我每天凌晨3-4点就开车面包车来抢货,收果的品质决定了售卖价格”。
谈到无花果的定价,李周坦言,这主要凭经验。“老农们都知道市场行情,我们收购时也会根据果子的品质和市场需求来定价。”他说,“如果是买方市场,很多果农会主动来报价,希望以优惠的价格将无花果售出,我们就可以根据果子的质量来决定收或者不收,或者再谈价格。如果是卖方市场,我们得主动给果农报收购价格,果农再挑一家出价最高的售卖。”
李周并非一开始就从事无花果收购。他早年做过服装生意,后来转行搞养殖,养过牛和鹅,但都以赔钱告终。“养了六年牛,三年鹅,结果赔了不少。”他苦笑道。如今,他已经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客户群体。
然而,市场并非总是如此乐观。李周透露,有时候一天下来,利润非常微薄,甚至可能赔钱。“比如晚上卖的果子,如果质量稍差,价格就上不去,有时候甚至只能卖到成本价的一半。”
在收购过程中,李周大对果子的品质把控非常严格。“用的化肥、农药都必须经过国家标准,确保果子安全无害。”他说,“那些偷着使禁用农药的老农,我们是不敢收的。”
在发货时,李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无花果对温度非常敏感,必须使用冰袋保鲜。然而,有时候因为物流延误或冰袋失效,果子在运输过程中会损坏。“去年和今年都碰到过这种情况,有的客户收到货后发现果子坏了,要求赔偿。虽然大多数客户都讲理,但也有不讲理的,我们只能赔本补偿。”
按照往年的经验,无花果能从7月摘到10月。在田间摘果的果农车师傅说:“今年雨水分布不均,幼果时比较干旱,到了成果期,又隔三差五的下雨,无花果一遇到雨水就开口,卖相和甜度都不行,今年收成很不好。”车师傅家有6亩无花果地,往年同期,一天能摘200-300斤,而当天只摘了100斤,地头的批发价格为6.5元每斤。
车师傅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亩无花果田地,不计算人工成本的话,一年内需要农药和化肥的支出约为1000元,一年的成果大概在3000多斤,毛利润为1万元左右。但是今年的高温和多雨,致使果树在8月中旬前后集中成熟,一天最多能摘1000多斤,而且很多都是裂口的,价格仅为每斤1元左右,很多果子摘不及,都烂在地里了。说起“天灾”,车师傅只能感叹,靠天吃饭,这些老农非常不易,值得欣慰的是,自己村子里就有好几家无花果加工厂,产果量多的时候,他们会集中送给工厂,不然靠着零售,就只能等着烂地里。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李周的鞋已裹满泥浆。据李周介绍,无花果的收购讲究时效,熟透的果子必须及时采摘、包装、发货,否则极易腐烂。为了确保果子的新鲜度,他每天至少要跑两趟,多的时候甚至跑三、四趟,往返于田间和市场之间。往年收成好的时候,他一天就能卖1000多斤,今年受天气影响,成果量和销量都不好。李周盘算着今天的订单:“济南一个客户要50斤,北京客户要100斤,都是空运直达,这些往外发送的无花果,只能摘8成熟的果子,熟透的不能发,会烂。”
早晨7点,李周开着面包车,载着满车的无花果赶到了青岛路消防路口,他的妻子在此处的早市摆摊。“早晨趁着第一波上班的市民,早点摆好摊位,卖个好价钱,今年的无花果量少,现在市场上每斤的价格在10元左右。”李周将车内的无花果卸下一半,剩下的拉到了另一个摊位,在四方路附近的早市。忙完这些后,李周又开车返回了海西头村,继续收购无花果。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