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超赛”、马拉松等集中开赛,山东“赛事热”带动“文旅热”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1:0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宇宁

9月,炎热的夏天已过,秋高气爽,天气适宜。在山东,足球、马拉松等一大批赛事集中开赛,吸引众多参赛者报名参赛,城市活力迸发。与此同时,多地在高标准举办赛事的同时,积极推动“赛事+文旅”,举办多样活动、发布优惠措施,让“赛事热”带动“文旅热”。

三大足球赛事开幕

各市已备好文旅“大礼包”

近日,2025年“齐鲁超赛”首战在淄博打响,25000多名球迷来到现场观战。在场外,体育场中心广场配套的非遗市集热闹开集,传统手艺展示、淄博老字号和名优特产展示、民俗表演等活动同步开展,吸引众多球迷与游客参与。不仅如此,观赛球迷还可持比赛票根在淄博海岱楼、红叶柿岩、马踏湖等景区享受折扣、免票等游玩优惠。

淄博在“齐鲁超赛”主场外设置的非遗市集。图源:博览新闻

而在本周末的9月20日,聊城将在主场迎来德州球队的挑战。德州的小孙对这场比赛关注已久,他计划趁着去聊城看球的同时在聊城玩一圈。而聊城也已经为球迷们备好了旅游大礼包,不仅会在赛场设置非遗大集等文旅场景,“齐鲁超赛”期间(9月20日至10月8日),观赛球迷只需持有效赛事票根,可在全市51家A级旅游景区享受免票或折扣优惠,其中36家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

今年9月,山东“齐鲁超赛”、青岛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简称“青超”)、山东省大学生足球超级联赛(简称“大超”)三大足球赛事同时开幕,点燃齐鲁大地的激情。比赛期间,不止淄博与聊城,山东各市均推出特色旅游路线、优惠旅游大礼包等,邀请球迷跟着球赛来旅行。

山东“赛事热”正酣

济南迈向“双马之城”

除了足球,山东各市一大批体育赛事将在近期集中开幕。

今年9月至10月,威海将举办2025昆嵛50超级越野赛、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暨中国·威海超级铁人三项系列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威海征集了两批“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合作景区、商家、消费场景共59个,积极发展“赛事经济”。

同时,山东济南、临沂、泰安、威海等多座城市将举办马拉松赛事,已收获大批马拉松爱好者的关注和报名。以2025济南(泉城)马拉松为例,自报名启动以来报名人数超过十万人,再创新高。

往届济南马拉松比赛现场,选手们途经济南知名景区。图源:山东省马拉松联赛赛事平台

上届赛事,参赛选手们对济南的美景和美食赞不绝口,不少选手还在济南开启了旅行,带火了“泉城游”。同时,今年济南将继续延续“文旅+赛事”的办赛思路,将举办“早餐跑”、“济马之夜”嘉年华、音乐加油站、“济马流水席”等活动,推动体育文旅融合再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济南今年还将向“双马之城”(马拉松、马术)迈进。2025年国际马术场地障碍赛将于9月底在济南举行,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专业骑手将同场竞技。规模空前的“双马”将为济南带来可观的影响力,高端赛事的“乘数效应”将带动济南文旅及相关产业快速增长。

抢抓“赛事经济”

山东积极推动赛事文旅深度融合

如今,赛事参与者通常“一日参(观)赛,多日停留”,在赛事举办地开启旅行已经成为常态。赛事也早已成为展示城市风貌、宣传文旅资源的窗口。济南马拉松路线串联了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风景名胜和中央商务区等城市地标,奔跑的选手们可沉浸式感受济南文化、生态、都市街区等多元之美;参与青岛国际帆船赛的帆船运动员们则可纵览青岛碧海蓝天的魅力。

2025帆船周·海洋节暨海洋体育大会展示了青岛海滨之美。图源: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

在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刚看来,“赛事+文旅”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黄金组合”,国内已经有了诸如“村超”“村BA”等许多成功案例,形成了非常好的示范效应,甚至成为了当地旅游发展的新品牌。

“从上半年东营的匹克球比赛到近期的‘齐鲁超赛’等掀起的‘小高潮’我们可以看到,山东在体育文旅的融合发展实践上有了很好的开局,可以说是‘高开高走’。”王德刚表示。

在此背景之下,赛事已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据了解,今年山东计划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200场;5000人以上马拉松50场、千人以上大型赛事500场;全年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将超过9万场。截至目前,山东今年已举办多个国际性重大赛事,多个“老字号”赛事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收获颇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山东举办500人以上赛事739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6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达113亿元。

同时,山东抓住“赛事经济”机遇,不断放大“票根经济”效应,将赛事与文旅积极联动、深度融合。今年,山东上线“跟赛事去旅行”小程序,全面整合赛事报名及所在城市吃、住、玩等信息,还联合各大平台为游客发放各类补贴9000万元;山东还整合省内130家景区资源,推出“跟赛事游齐鲁”好运山东一卡通,打造“赛事+旅游+消费”一站式服务,为山东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动能。

“山东应继续开发专业的体育赛事,并与当地的文旅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同时也要挖掘群众参与度高的、‘草根儿’基础好的体育比赛,与文旅进行更密切的结合。”王德刚认为,“目前,体育赛事带来的客流还只是为旅游发展带来增量。要做好‘赛事+文旅’,未来还应在内容上深度开发,在产品、业态、场景和服务模式上形成一体化的新形态。”

责任编辑:张宇宁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