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高一筹丨聊城:开创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技能山东 07-09 1002

实习生 崔宇彬

聊城市大力实施“技能兴聊”工程,推动技能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双向奔赴,有效实现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量质齐增”。

促进技能培育提质增效

市委把“人才支撑制造业强市根基工程”列为2023年度书记人才工程,2024年、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安排部署“技能兴聊”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高位推动、高质推进、高频共振,有力实现了产业发展和技能人才双向奔赴、互促双赢。

组建“聊城市技工教育产教集团”,与吉利汽车、日发纺机等十余家企业签订“订单班”计划,与92家企业成立轴承产业、汽车零部件、轻工纺织等产教联合体。产教集团入选全国第二批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建设院校、省级重点技工教育集团(联盟)建设院校。

加大培育力度。聊城市技师学院入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22年以来,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8万余人。

引领重点产业蓬勃发展

助推中通客车走出国门。2025年3月26日,中通客车出口智利895辆纯电动客车订单首批车辆发车。中通客车拥有“齐鲁首席技师”9人、“齐鲁工匠”2人、“聊城市首席技师”15人,是“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山东省技师工作站”建站单位,诸多高端技能人才引领企业核心技术不断攻坚突破。

助推临清轴承“转”动全球。聊城临清被誉为“中国轴承贸易之都”,是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整个产业集群拥有5000余家轴承生产加工企业,20余万从业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熟练技术工人。其中,博特公司生产的薄壁轴承可以做到“国内最薄”,达到毫米级标准。

助推千年非遗焕发新春。积极开展“山东手造”进技工院校、非遗进校园、非遗技能大赛等活动,推动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齐鲁首席技师高文平的名作“空心琉璃丸子”多次走上央视、国宴舞台。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鼓励引导一代代能工巧匠深入挖掘东阿阿胶、冠县灵芝、临清桑黄的文化内涵和药用价值,形成了以聊城“新三宝”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传承产业和大健康产业。

激励优秀人才建功立业

连续举办六届“技行天下—聊城市职业技能大赛”,每年组织开展先进制造、乡村振兴、养老护理等行业性竞赛30余项,带动岗位练兵3万余人次。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聊城小伙杨绍辉勇夺汽车技术项目金牌,实现我国在该金牌项目上“零的突破”。杨绍辉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世界技能大赛获奖人员单位表扬奖励大会,给予杨绍辉奖金50万元、教练团队奖金50万元、选手单位奖金20万元,切实让技能人才成为“香饽饽”。

责任编辑:田园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