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齐鲁 情系中华”2025鲁台青年文化交流节启幕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09 7.0万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记者 王国青 王小涵 聂婧怡 摄影 王鑫 实习生 何嘉彦 崔宇彬 张琪 李鸿吉

跨越山海,共赴未来。7月9日上午,“相约齐鲁 情系中华”2025年鲁台青年文化交流节启动仪式在山东美术馆举行。近400名鲁台青年相聚于此,以文化为纽带串联两岸血脉亲情,开启跨越山海的青春之约。据了解,自2005年起,鲁台青年交流活动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最初零星的互动到如今多元的交融,这个交流平台早已成为两岸青年心手相牵的“连心桥”,承载着无数温暖的记忆与蓬勃的希望。

文化同源

青春故事里藏着“共同的根”

启动仪式上,佛光大学副校长、创意与科技学院院长马远荣说:“鲁台两地同根同源、文脉相连,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台湾青年深入感受齐鲁文化的独特魅力。”一句话,道尽了两岸同胞对文化同源的深深认同。

“中医的经络,就像两岸血脉,看似无形,实则紧紧相连。”台湾青年孙华芃的分享,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这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博士,因母亲对中医的热爱与山东结缘,在针灸银针的起落间,读懂了“同根同源”四个字的分量。同样在山东逐梦的陈玟婷,在中药谷鲁台创客中心找到了创业的沃土。“这里的扶持政策像春风,让我的梦想发了芽。”她的话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感恩与眷恋。

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研究创作部副主任、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韩潇的话语更添几分温情:“齐鲁大地与宝岛台湾,虽然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但两岸同胞的心始终紧紧相连,文化的根脉深深交织。愿两岸青年友谊之树常青,愿我们共同热爱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活动现场,太极《扇武乾坤》刚柔并济,一招一式皆是中华武术的魂;鲁锦服饰走秀《鲁锦新韵》里,古老织锦与现代设计碰撞,经纬之间织就的是传统与创新的对话;合唱《这世界那么多人》响起时,两岸青年轻轻跟唱,歌声里藏着“相逢是缘”的温柔与珍惜。

最动人的莫过于画作《归家图》的赠送——此画由国际著名画家君寿与台湾青年共绘此作,笔锋流转间, 每一划都是祝福,每一笔都是牵挂,画里处处诠释着“心手相连”!这《归家图》画的不只是风景,更承载着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德州学院赠送的“同心象”鲁锦摆件,丝线交织如情谊缠绕,寓意“同心同向,吉祥与共”,更添一份美好的期许。

步履不停

让青春在交流中绽放新彩

启幕前一日,百余名鲁台青年已率先开启“泉城寻迹漫游”:于府学文庙品古韵,在大明湖畔看荷花映日。“原来书本里的‘四面荷花三面柳’,真的美成了诗!”一位台湾学子的感叹,道出了齐鲁文化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现场,对“泉城寻迹漫游”评出的“泉城探索达人” “幸运锦鲤奖”进行颁奖,让这份初见的美好有了更具体的纪念

当启动仪式上的水墨光影交相辉映,两岸嘉宾共同启动的瞬间,不仅开启了这场跨越山海的青春之约,更延续着一段已持续20年的情谊佳话。

启动仪式后,山东美术馆的展览成了新的“打卡地”。从馆藏中国画里的时代印记,到抗战主题展中的家国情怀;从青年艺术家的新锐创作,到数字艺术空间的光影奇幻,台湾青年在笔墨与科技间穿梭,触摸着齐鲁文化的“古今对话”。

据了解,此次交流节精心设置了四大篇章、50场活动,“博古承韵•齐鲁青未了”里,听见齐鲁文脉穿越千年的厚重回响;“骁腾竞跃•山海正当时”中,触摸青春逐梦的蓬勃脉动;“音画交响•墨韵共弦歌”间,沉醉于两岸共情的悠扬旋律;“格物致新•科创赢未来”处,望见科创未来的无限可能——本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斑斓长卷,将文化、体育、艺术、科技的绚丽色彩尽数泼洒,晕染出鲁台青年交流的鲜活图景。

二十载交流路,青春正当时。这场跨越山海的相聚,不仅是文化的盛宴,更是希望的播种。当两岸青年在互动中加深理解,在共鸣中凝聚共识,中华文明的根系必将在青春的浇灌下,扎得更深、长得更茂,结出“共赴未来”的丰硕果实。

责任编辑:田园

王鑫

快门之下 是我的眼所见及心有感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