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菏泽,一些曾让群众眉头紧锁的“小烦恼”,正悄然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白发老人不必再为公交卡年审奔波排长队,背负房贷压力的家庭也能便捷实现“商转公”减轻负担……这些看似细微的日常痛点被精准化解,折射出的是菏泽立足“改革为民、改革惠民”,以系列“微改革”“微创新”组合拳破解民生难点、疏通办事堵点、消除服务痛点的生动实践。
改革的宏大叙事,最终要落脚于民生的点滴改善。菏泽“微改革”的可贵之处,在于其摒弃了“大而化之”的思维,敏锐捕捉并聚焦那些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今年,菏泽市委改革办联合菏泽市大数据局等15个市直部门,在全省率先探索“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工作试点”等15项市级“微改革”“微创新”,将老年公交卡年审、“商转公”手续繁、垫资难等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项,郑重地摆上改革议程的前排位置。这些“小事”虽微,却如同一面棱镜,最能清晰映照出公共服务的真实温度与治理体系的效能。
“微改革”要见效,关键在于打破壁垒、协同联动,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驱动流程再造。菏泽的实践清晰地展现了这一路径。比如,取消老年公交卡年审,非公交公司一家之力可成,它需要多个部门的政策支持、数据共享,方能攥指成拳,击碎信息孤岛,让“免审”成为可能。再如,为破解“商转公”难题,菏泽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动17家合作银行,创新采用“顺位抵押”机制,成功推出“商转公”免自筹资金直转模式,实现贷款发放、商贷结清、抵押解押“一链办理”“无缝衔接”,最快1个工作日办结。这种以“一件事”思维整合碎片化服务的创新,正是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民生供给的“关键一招”,体现了政府部门自我革命的决心与智慧。
菏泽“微改革”的最终落点与根本标尺,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当老年乘客不再为年审劳神费力,脸上舒展的是安心的笑容;当普通家庭不再为高昂商贷利息和“商转公”的繁琐垫资发愁,享受到公积金低息贷款带来的真金白银的实惠,心中涌起的是满满的幸福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19日,菏泽“商转公”直转新模式已惠及363个家庭,发放贷款1.33亿元,直接为群众节省利息支出约700万元。这些具体而微的“小确幸”,汇聚成群众对改革成效最真切、最有力的认同。改革的成果,从来都是以民生的温度、发展的速度、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菏泽正是以“微改革”为精准的手术刀,剖开“小堵点”的外壳,剔除影响民生幸福的病灶,在细微之处彰显治理的精度与温度。
菏泽的探索深刻启示我们,治理现代化的宏大篇章,往往需要从承载着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期盼的“微”处起笔。改革的大文章,恰恰蕴藏在对“关键小事”的敏锐洞察与务实求解之中。它要求服务管理部门不仅具备“见微知著”的洞察力,更要有“抓铁有痕”的执行力。每一项“微改革”的成功,无论是老年卡的便捷还是“商转公”的减负增效,都是一次治理能力的淬炼,一次民心民意的凝聚。当无数这样的“微光”被点亮,当一个个“小堵点”被疏通,“微改革”便能释放出巨大的民生红利,最终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磅礴力量。
来源:菏泽日报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