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实训中心与产业学院签约仪式在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山东省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育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签约仪式上,山东省设备管理协会秘书长率雷在致辞中强调,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核心领域,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自2024年9月成立以来,已完成理事会组建、人才育成机制构建、标准体系立项等多项基础性工作。此次实训中心与产业学院的共建,将通过“技术供给-应用落地-人才输送”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省工信厅产业人才处副处长王冕从山东省战略发展角度,剖析了山东省工业互联网技术赋能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意义。尤其提出了对于技术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对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实训中心与产业学院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能进一步加快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
与会代表对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实训中心与产业学院今后的建设充分交流了意见。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广传在表态发言中提到,学院作为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已建成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配备工业物联网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模拟系统等先进设备,并与华为、浪潮等企业共建219个校内实训基地。此次共建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引入边缘计算设备等前沿技术,同时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师资培训,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冯笑军在发言中指出,中心的建设需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同: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高校输出智力资源,企业反馈真实需求。未来,中心将围绕山东省标志性产业链,陆续建设更多细分领域的产业学院,力争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育的示范标杆,为制造强省、数字强省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此次签约仪式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平台,更开创了“标准引领、资源整合、以赛促训、认证就业”的人才培育新模式。随着实训中心与产业学院的落地运营,山东省工业互联网领域将迎来人才供给与产业升级的双向突破,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