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记|养花人

新悦读 07:00

文|周东升

居住的小区东南角,有一家规模不大的花市,印象中,这家花市存在有小二十年了。花市的主人,从中年干到老年,如今已近七旬。老人个子不高,戴着一副老花镜,整日不多言不多语,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闲来无事,我常到花市逛逛。日子久了,便与老人熟识起来。起初,我喊他“老哥”,他说:“我就是一个卖花的,没必要称兄道弟,叫‘老头’就行!”

老头胡须天天刮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板寸头更是显得精神干练,甚至一年四季的衣服,都穿得合时应景,板板正正。

老头穿戴精致,对于侍弄的花草,更是转着圈地打量,手持一把剪枝钳,不时地修修剪剪,精益求精,极力提升品质品位。他养的兰草,清秀、疏朗、幽香。正所谓花如其人,几盆兰草,被他呵护得叶片劲挺,鲜亮碧绿,一尘不染。数九寒冬,花苞绽放,清香四溢。而那十几株松柏盆景,更是被他蟠扎得虬枝盘旋,苍劲古拙。舍利枝干时隐时现,大小马眼错落有致;既收放有度,又过渡自然。临水式、悬崖式、文人式、丛林式……姿态灵动,年功尽显。

前年春节,我曾从老头那儿购得一盆含苞待放的仙客来。不几日,花蕾膨大,蠢蠢欲绽,颇有几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又几日,花剑簇拥而出,灿然绽放。然浅蓝色的花瓣并不昂首向天,炫其妖艳,只是藏其内秀,呈羞涩妩媚之姿,为节日平添了清新气氛。

老头很是内行。他说,养好花,盆土很关键。他将园土、河沙和腐殖质各三分之一的比例进行调配。河沙不积水,防止盆土板结;园土富含氮磷钾及锌、硼、镁、钼等各种微量元素,确保了营养成分的需求;腐殖质呈酸性,疏松透气,利于根系的呼吸。

“浇水三年功”,老头告诉我,养花,浇水绝对是一个技术活。“不干不浇,浇则浇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人养花之初,总怕花卉旱死了,转来转去,时不时就浇上一杯子水。其实这是大忌,后果就是“十棵弱苗九棵涝”,“干不白皮,湿不成泥”才是最佳状态。“旱出花果涝害苗,水壮枝密长贼条”,适当的旱和适当的涝,才有利于枝条粗壮,献蕾开花。

说到施肥,他将厨余、果皮、蛋壳、大豆等装进一口大瓮中,加满水,密封口,置于太阳光下暴晒发酵。四十多天后,再添加适量的硫酸亚铁,就成了最好的有机肥。每次浇水时,按一定的比例加以混配,既确保了营养全面,还降低了肥害。

有一年九月,正是菊花飘香的时节,老头指着他养的一盆墨菊对我说,“菊不盈尺”,菊花茎秆太高,很不耐看,三十厘米左右恰好;太高,说明花匠功力不到,养废了。花头以奇数为佳,且有花苞、半开、全开之姿,可供久赏。

他说:“人养花,花养人,性子使然;人养花要懂取舍,花养人才得精神。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不要指望一日之功。既需要专心、细心、耐心,还要多少懂得点审美!”这使我想起古人所云:“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的确,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通过持之以恒的付出才获得的。不难看出,老头是将侍弄花草当成了事业来做。

(本文作者供职于中共宁阳县委党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徐静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